原來驚天動地可以看得見!20190705 美國加州地震地表位移雷達衛星影像干涉分析
2019年7月4日上午10點,美國加州瑟爾斯山谷地區分別發生兩起規模為4.0及6.4的地震,造成相當的恐慌,然而它們並不是主角,緊接而來的是7月5日晚上10點,於里奇克萊斯特東北方發生的一場規模7.1的主震。美國地質調查局指出,本次震央位於加州東部的剪切帶中,至少有兩條斷層錯動,很可能是北美板塊與太平洋板間錯動所造成。從震度分布圖來看,這場地震影響半徑達數百公里,距震央將近五百公里的下加州都量測到3級的震度,而這麼大的影響範圍,我們該如何才能完整且詳盡的觀測呢?
孟子曰:「登泰山而小天下」,當初孔子登上泰山,便可將魯國全貌一眼盡收。距離地表數百公里遠的太空中,人造衛星不斷繞著地球運轉,於地震當時正以上帝視角觀測整個事件的發生經過。目前用來觀測地震現象的人造衛星有三種:光學衛星、雷達衛星以及GPS衛星,分別能提供光學影像、雷達影像以及GPS點地表位移。
光學衛星所拍攝到的地球即是常人眼中看到的世界,就跟手機的照相功能一樣,衛星上的攝影機接收到地表物體所反射太陽光後,即轉化為光學衛星影像,影像中每個點均由RGB三色所組成。藉由地震事件發生前後高解析度的光學衛星影像,我們可以清楚判釋地震前後的地表變化、災害分布及規模。圖 3、圖 4為worldview衛星於地震發生前後所攝。
地震所造成的地表位移並不單是水平向的,而縱向上的變形不容易在光學衛星影像上辨識,而且許多地表位移遠小於光學衛星之解析度,這時雷達衛星影像的優勢就突顯出來了。雖說雷達衛星的空間解析度皆低於光學衛星,但雷達衛星影像是由衛星自主發射雷達波,並接收其反射波後繪製而成。藉由計算發射與接收雷達波的時間差,我們可以用「距離=時間×速度」的公式,算出物體與衛星間的距離,進而繪製出數值高程圖。圖 5、圖 6為NASA在這次地震事件中,利用日本宇宙航空機構之ALOS-2衛星於2018/04/16及2019/07/08所拍攝的雷達影像,分別繪製地震前、後的數值高程圖,並計算出地表位移量。
近年來發展出另一種雷達衛星影像使用技術:雷達差分干涉。圖 7理論上衛星在相同位置下接收到同一地物之反射波波相應相同,但地震發生後會造成地表移動,改變衛星與地物間距,使波相產生錯位。藉由計算前後期雷達衛星影像中同一物體波相改變的量,我們可以計算出該物在兩幅影像拍攝時的移動距離,得以偵測公分級的地表位移。圖 8 Ridgecrest地震之雷達差分干涉成果,為NASA 使用ALOS-2衛星分別於2019/07/08、 2018/04/08所拍攝之雷達影像計算而成,圖中每個紅到藍的條帶累積位移量為12公分。
圖 8:Ridgecrest地震之雷達差分干涉成果,為NASA 使用ALOS-2衛星分別於2019/07/08、 2018/04/08所拍攝之雷達影像計算而成,圖中每個紅到藍的條帶累積位移量為12公分。(資料來源連結) |
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GPS,其工作原理是藉由不斷計算使用者與太空中衛星群之相對距離,以此獲得使用者之絕對位置。依據衛星與使用者間訊號傳輸時間與訊號傳遞速度,可以計算出兩者間距,當同時計算至少四顆衛星的數據,即可獲得一個焦點,也就是使用者所在位置。而美國境內安裝著數以百計的GPS測站,這些測站所持續運算之GPS紀錄,即可提供我們各地地表位移,甚至是地震時的位移速度、加速度。圖 9為Ridgecrest 地震發生五分鐘內的同震地表位移圖,在震源東北方地區位移方向(東南向)與西南方地區位移方向(西北向)明顯不同。
長時間持續觀測、觀測範圍廣大、高再訪率等種種特性,使衛星在防災領域上極具應用優勢,前段描述了三種衛星應用於地震觀測的方式(光學、雷達、GPS),均能於地震發生數日內提供完整災害空間資訊(範圍、位置)。像這樣每天持續累計的空間資訊,隨時間推移將能累計巨量資料,若無完善的資料管理方式,無形中將喪失許多寶貴資訊。國內GEODAC、GEONET為水保局建立了巨量空間資訊系統(BigGIS) 圖 9、圖 10,該系統以符合TWSMP2.0、OpenAPI3.0格式儲存了UAV空拍圖、航照圖以及9顆衛星所拍攝的衛星影像,另外亦包含各政府單位所建立之基本向量圖資,如地質圖、交通圖、坡度圖、流域圖和養殖漁業生產圖……等,總量已達47Tb。透過網路介面,使用者即可藉由空間、時間等條件篩選出欲使用之圖資,並利用網站提供的分析模組,進行簡單的資料運算。然而目前政府各單位多使用各自建立的空間資料系統,在圖資查找上難免有隔閡,進而導致資料無法有效使用及共享,影響其價值發揮,未來政府單位若能建立標準的空間資料倉儲系統,統一納管各單位之空間資料,將可提升資料使用率及共享率,對國土安全、防災、科學、國土規劃均有相當大的幫助。
圖 11:應用BigGIS展示 20190705 加州地震之S1雷達衛星影像干涉分析地表位移場
留言
張貼留言